首页

tscd网站

时间:2025-05-28 07:31:54 作者:人民网评:以科技之光,照亮强国之路 浏览量:90834

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科学技术要打头阵,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。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,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。今年活动以“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”为主题。连日来,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,通过展览展示、互动体验、参观研学、专家讲座等方式,点燃公众对科学的热情。科技活动周,打破了科技与大众之间的隔阂,让科技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
 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科技周是一个触摸未来的珍贵窗口。江西九江,机器警察和巡逻机器警犬亮相科技活动周现场,引得众多市民围观;北京“自动化之光”公众科学日,18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惊艳亮相;大连科普讲解大赛上,选手们围绕“人工智能”“自然科学现象”“医学原理”等前沿热点领域,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;西藏那曲,科普大篷车开进海拔4500米的色尼区中小学校,从基础物理原理演示装置,到展现前沿科技成果的模型,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科学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。这些活动走进社区、校园、乡村,让抽象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,既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,也为创新发展凝聚起深厚的群众力量。

  科技创新并非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的单打独斗,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宏大实践。科技活动周的各项活动,正是激发全民创新热情的关键。当孩子们在科普活动中种下科学的种子,当普通民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科技的乐趣,创新的种子便会扎根心田。这种全民参与的创新氛围,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,则是向科技工作者致敬的重要时刻。“嫦娥”揽月,“天和”驻空,“天问”探火,“九章”量子计算机……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科技报国的动人篇章。从精密仪器的研发,到民生科技的普及,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,每一项成果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必须创造条件、营造氛围,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,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,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。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,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;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;教育部门要加强科学教育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培养更多后备力量。

  许多影响创新发展的力量,来自于深层次的文化和观念。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超越,更是文明文化的发展革新。当全社会齐心协力,科技之光必将更加耀眼,照亮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。(人民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财政部:研究扩大专项债券使用范围,健全管理机制

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是首家享受这项政策的企业。企业关务经理倪伟说,目前已累计享受政策优惠超2亿元,让企业有资金扩建二期基础设施,产能将进一步扩大。

台湾梅派弟子魏海敏盼更多年轻人传承梅派艺术

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发布的《直播平台就业价值报告(2023)》显示,截至2023年底,快手平台带动4022万个就业机会,短视频直播就业呈现出数字职业化、直播产业化、从业大众化和就业规模化四个特点。

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聚焦“新时代产业链”

再过两个多月,巴黎奥运会将拉开大幕。继北京冬奥会后,奥林匹克大家庭再一次在五环旗下相聚。从北京到巴黎,从全球首座“双奥之城”到奥运百年重返故地,奥林匹克精神跨越时空同频共振,中法共擎奥运火炬,两国交流因体育增辉添彩。

黄浦江畔上演科幻、奇妙光影盛宴

重庆一景区推出地摊模式 引众多游客“淘货”

3.9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是数字化转型在可预见的未来的巨大潜力。而在眼前,数字技术带给生产生活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。论坛上,世界500强企业的代表分享了各自行业内数字化赋能的鲜活实践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